贺州江氏客家围屋
贺州江氏客家围屋俗称“大江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仁冲村,初建于清乾隆末年,为江氏族人最早的祖屋。光绪九年,莲塘江氏三房族人江海清被任命为云南浪穹知县,江海清在1885年中法战争镇南关大捷中立下战功,光绪二十三年升至三品衔道员,出任云南省盐检道台。清光绪十一年(1881年),因祖屋破败狭小,族人增多不够居住,江海清牵头集资重建,出资最多,各房族人合力历时8年建成。
贺州江氏客家围屋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5761平方米,建筑面积6038.12平方米。围屋以正堂为中轴对称布置,呈四堂六厢四横二列一围布局,规整清晰、错落有致。其中“四堂”为前堂屋、中堂屋、上堂屋、后堂屋,建筑均为砖木结构,总宽22.41米,总长47.94 米,逐进递升,表达“步步高升”之意;“六厢”是堂屋之间通过左右厢房相连,厢房槛墙上设置木雕槛窗,堂屋和厢房中间设置天井;“四横”是在中轴堂屋两侧各两列纵向的横屋,南北对称,南、北一横屋进深三间,面阔十五间,南、北二横屋进深三间,面阔十三间,均设置前后檐廊,砖木结构悬山屋顶,横屋与横屋之间通过四个腋房相连,腋房之间设置天井;“二列”是横屋南北外侧各设一列低矮的牲畜房,分别为北牲畜房和南牲畜房,砖木结构,悬山屋顶,设置前檐廊;“一围”是主体建筑外侧一圈围墙,前院作为禾坪与晒场之用,南侧设置二层南门楼,是主入口,后院设一八角形水井,水井至今没干涸过,村民称之为“寿星井”。
贺州江氏客家围屋建筑选址布局以及迂回曲折的防御系统,是广西客家民居围屋的典型代表,围屋屋檐、回廊、屏风、梁、柱等雕龙画凤,富丽堂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