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左江花山岩画是广西左江流域内遗存在诸山体崖壁上的古代图画、符号及遗迹,是壮族文化的标志和符号。约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的700年间,生息繁衍于左江流域的壮族先人——骆越人,选择大江转弯处陡峭崖壁的高处绘制岩画。巨大的赭红色岩画记录了距今约2000年前的祭祀场景,与山崖、河流和台地共同构成了神秘而震撼的文化景观。
左江花山岩画场面宏大,画面内容丰富,所表达的主题具有原始宗教的意义,反映了骆越人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这些岩画绵延数百里,其中宁明花山岩画单位面积最大、画面最集中、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是左江花山岩画的典型代表,于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左市申报的遗产位于宁明县、龙州县、江州区及扶绥县境内,由岩画密集分布的、最具代表性的3个文化景观区域构成,包含38个岩画点,岩画点所在的山体和对面的台地,以及约105公里的左江、明江河段,面积总计6621.6公顷。2016年7月15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顺利通过表决,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9处世界遗产,第35世界文化遗产,实现了广西世界文化遗产和中国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界遗产空白。
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38个岩画点中,宁明花山岩画单位面积最大、画面最集中、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是左江流域岩画的典型代表。2019年其余37个岩画点均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明花山岩画所在的花山海拔为345米,岩画分别位于宁明花山西侧和西南侧的崖壁上,崖壁略内凹,层理清晰,画面方向朝西南,高出水面15-110米,可分为3处19组。画面图像以人像为主,清晰可辨认的图像总数为1951个,其中正身人像347个,侧身人像1209个,铜鼓图像209个,羊角钮钟图像7个,细钮钟图像5个,环首刀图像14个,有格或有首剑图像82个,扁茎短剑图像1个,渡船图像13个,男女交媾图像1个,犬类图像63个。人像图像的大小为0.2-3.58米。岩画所属期别分别涵盖了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单组画面尺度最大的是第一处第六组,画面宽约41.45米,面积约1409平方米。花山岩画因其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图像众多,为左江岩画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