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诈与反诈”的博弈
——陆川县全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纪事
民警向群众宣传反诈知识。
“刷单兼职”“投资贷款”“虚假征信”……电信网络诈骗套路深,人民群众深恶痛绝。“钱袋子”被不法分子盯上,该怎么办?
今年以来,玉林市陆川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依法严打、追赃挽损、精准宣传上下功夫,全力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坚决守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打好反诈“攻坚战”
6月11日,陆川县公安局温泉派出所办案民警向桂平市的黄某归还被诈骗的部分现金4万元时,黄某向办案民警连连致谢。
5月22日,黄某到陆川县城出差,暂住县城区某酒店。5月24日,黄某开车时发现自己的车窗上贴着一张“小卡片”,便用手机扫卡片上的二维码下载了一款“某交友”App。随后,“客服”以“申请成为会员”、提升“会员等级”、“操作失误”、“账户解冻”等为由,引导黄某先后在该App上充值、转账合计6万余元。黄某发现自己被骗,于5月25日到陆川县公安局温泉派出所报警。警方立即对该案展开侦查,于当晚将犯罪嫌疑人程某抓获。办案民警根据黄某提供的银行转账记录,在县公安局相关部门的配合下,于6月11日帮黄某追回部分被骗现金4万元。目前,该案仍在办理中。
陆川县公安局充分发挥打击犯罪主力军作用,对涉诈违法犯罪行为发起凌厉攻势,成立攻坚专班,紧扣专案攻坚发力点、追赃挽损关键点、反诈宣传支撑点,整合银行和通信运营商优质资源,深入分析资金流、信息流、人员流,组织精干警力对“窝点”从快侦查、打击,实现合成作战、精准发力。今年以来,辖区电诈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36.36%、群众损失同比下降43.17%、破案率同比上升57.76%、追赃挽损率同比上升14.3%,取得了“两降两升”的良好成绩。
持续发力追赃挽损,守好百姓“钱袋子”
1月27日,陆川县的黄女士在家备考教师资格证时,一名自称有相关学习资料的“客服”与其联系,表示如果使用他们提供的学习资料,考证通过率会很高。黄女士便根据“客服”提供的网址,下载了一款的 App。此后,“客服”要求黄女士在 App上购买该软件中的“基金”,且告知她,这样才能“查阅”相关资料,并承诺之后会将“购买基金”时所产生的所有费用如数返回交易账户。黄女士遂先后在该App上购买“基金”和向陌生账户转账6次,合计2万余元。3天后,黄女士再次与该“客服”联系时,发现已经无法联系上对方,这才意识到上当受骗。1月31日,黄女士到陆川县公安局月垌派出所报警。
接警后,月垌派出所的罗警官根据黄女士提供的嫌疑人私人账户以及对公账户,在陆川县公安局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于5月29日,在相应账户内帮助黄女士追回部分被骗金额6800元。6月10日,黄女士从派出所民警手里领回被骗的6800元钱时,将一面印着“尽心尽责为民解忧”字样的锦旗送给派出所民警,以表谢意。
“追回的钱款不是很多,但是民警付出了很多精力,必须感谢。”黄女士表示。
追赃挽损,追回的是财产,挽回的是民心。几百元、几千元、几万元对群众来说,都是来之不易的辛苦钱。为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陆川县公安机关竭尽全力为受害者追回并返还被骗资金:成立涉诈资金查控专班,对接报的电诈案件涉案资金第一时间进行止付、查询、追踪冻结,坚决防止涉诈资金隐匿、抽逃、转移;与金融机构紧密协作,开通涉诈资金的查、止、冻、返还的绿色通道,以最快速度为群众追赃挽损。今年以来,陆川警方共为受骗群众挽损206万元。
做好线上线下宣传,提高防骗“免疫力”
5月20日,陆川县2024年“关爱未成年人共创美好未来”禁毒、反诈、防校园欺凌法治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县第四中学举行。
据了解,此次宣传月活动以县城区主会场+各镇分会场联动的形式举行,全县约10万名师生参加。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向群众普及相关法律法规,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禁毒、反诈和防校园欺凌工作的浓厚氛围。
陆川县组织各镇各单位做好线上+线下反诈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增强广大群众识骗防骗意识和能力。
巩固夯实线上宣传阵地。陆川县持续扩大反诈宣传覆盖面,依托反诈App、微信群、公众号、抖音等网络平台发布各类反诈宣传文章、视频,让群众真正明白“什么是电诈、电诈的形式、遇诈怎么办”,从而提高群众防骗“免疫力”。
深入开展线下宣传活动。陆川县分析受骗人群的特点以及嫌疑人的作案手法,组织警力深入辖区学校、广场、集市开展反诈宣传进万家活动。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200多场次,进社区、进企业25场次,受教育人数达2.3万余人。(钟小伶 阮琬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