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家最有发言权
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土壤,优质的土壤才能孕育出茁壮的树苗。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这为广西下一步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指明了方向。
广西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大事要事来抓,加快培育“营商广西·桂在便利”服务品牌,凝聚营商工作合力,扎实开展破除经营主体发展制约瓶颈五大专项行动,切实解决经营主体反映的问题和诉求,全区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家最有发言权。
“上个月,公司办理一批富氢产品销往迪拜的出口手续,前后不用一个星期就办妥了,这样的效率在以往是不可能的。”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诚代表说,过去报关、清关手续繁琐,耗时较长,现在通过“单一窗口”系统,很多流程都能线上办理,效率明显提高了。
“政府还推出‘一站式’服务平台,让企业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手续不用多头跑,办事更方便、成本更低了。”陈诚明显感受到,广西的营商环境正不断改善、持续向好。
高效便捷,源于加大改革创新,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持续提升行政效能。
广西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办事实现“一地、一窗、一次”办成,开办企业“零成本”“一日办结”。创新推行“经营主体服务码”,62万户企业实现“一企一照一码”。2024年广西新设经营主体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6.5个百分点。
“除了行政审批提速,我深刻感受到跨境贸易更加便利了,物流运行效率显著提升。”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监罗金仁代表说,凭祥友谊关口岸实施货物通关“提前申报、即到即放”模式,越南榴莲、火龙果等农产品通关时间从24小时缩短至2小时内;钦州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投产后,装卸效率提升了30%……
“这些便利化举措不胜枚举,极大促进了生鲜农产品跨区域流通和进出口贸易。”罗金仁表示。
开放畅通,源于持续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从“陆海空数”四位一体,打造连接中国与东盟时间最短、服务最好、价格最优的陆海新通道,到从投资、贸易、消费、资金流动、人员往来、物流畅通“六个便利化”维度,系统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建设,广西聚焦建设“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战略任务,下好开放发展这盘棋,加快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中越跨境班列班车、航空货运……广西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牵引带动作用,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
2024年,广西外贸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7500亿元,创历史新高,已连续4年增长7%以上。东盟连续25年保持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
河池市商务局局长欧彦伶委员认为,广西落地实施系列便利化改革措施,全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为民营企业带来明显利好,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建议围绕企业需求制定集成化、动态化的政策清单,帮助企业降本减负、提振信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如何让市场更有效、政府更有为,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
今年广西新春第一会提出,牢固树立“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围绕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持续开展实体经济调研服务,打造服务企业的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真正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当主角。
广西在优化要素、政务、市场、法治、创新等环境方面持续发力,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实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去年全区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1.5%。
加力助企惠企,将“政策暖意”转化为“发展暖流”。2024年,广西筹措30.5亿元撬动“桂惠贷”新增贷款2317.3亿元,惠及经营主体10.4万户,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超过25亿元;累计为全区纳税人减税降费退税超300亿元,有力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周红梅 刘冬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