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9日
热搜词: 营商环境 学籍 社保 企业开办 身份证 桂惠贷 公积金 养老保险
|
|
EN
|
退出老年人模式
  •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广西数据
  • 易达东盟
  • 美丽广西
  • 新媒体矩阵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新闻发布 > 广西桂林市入选“自然城市”平台新闻发布会 > 大图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
    ×

    广西桂林市入选“自然城市”平台新闻发布会召开

    来源: 广西日报 2024-10-29 17:38
    打印

    北京时间10月27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第八届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峰会宣布桂林市入选“自然城市”平台,成为广西首个获此国际殊荣的城市。桂林市为何能在众多国家的城市中“C位出道”?这一国际荣誉对桂林市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有何重要意义?在广西桂林市入选“自然城市”平台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桂林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桂林市入选“自然城市”平台可谓实至名归。据介绍,“自然城市”平台是由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大自然保护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国环境署等组织共同推进的合作伙伴倡议框架下建立的线上互动平台,是全球最大的城市和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与案例分享平台。入选平台的要求,是该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突出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从全区层面来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西通过设立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大力推进漓江保护申报联合国环境署“地球卫士奖”等工作,大力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与桂林市政府签订关于深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助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合作协议。广西在第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主题边会上宣传推介桂林漓江保护成效引起热烈反响,并首次发布漓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并持续发布《漓江生态环境质量报告》。近3年,漓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连年上升,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等级保持为优,入选全国美丽河湖。

    “主要原因是我们始终贯彻‘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理念,把生物多样性保护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绘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桂林画卷。”桂林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坚持把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两个保护”放在第一位,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顶层设计,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得到落实。目前,桂林市共有32处自然保护地,面积62.41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2.45%;桂林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研究区域之一,完好保存了世界上最具典型特征的原生性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森林植被;境内持续发现新物种桂北琴蛙、风筝果等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生态系统持续优化。

    入选“自然城市”平台,展现了桂林山水的独特魅力,擦亮了桂林旅游的世界名片,凝聚了生态文明的强劲合力。桂林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上奋勇争先,持续擦亮山清水秀的桂林底色。同时,依托“自然城市”这一世界名片,积极参与国际生态旅游合作与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先进的生态保护理念和技术手段,进一步挖掘和整合生态旅游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态旅游品牌价值和国际影响力,为游客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体验,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桂林市入选“自然城市”平台,亦是广西生态环境保护久久为功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广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并保持全国前列,生态质量指数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二,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保持全国第三。据统计,目前全区已建立自然保护地223处、自然保护区78个(国家级23个),陆续发现植物新种50余种,新增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36种。布氏鲸、中华白海豚、东黑冠长臂猿等珍稀动物频现,白头叶猴保护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八桂大地万物竞生,海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文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广西要闻

    图片新闻

    政府常务会议

    ./t19201090_ext.j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