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生态优势,保护好广西山山水水新闻发布会召开
2024年12月30日,厚植生态优势,保护好广西山山水水新闻发布会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发布会介绍了广西厚植生态优势,保护生态环境有关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对广西绿色发展寄予厚望,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全区生态环境系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殷切嘱托,坚决扛起保护好广西山山水水的政治责任,不断厚植生态优势,以全面推进美丽广西建设为主线,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持续擦亮“山清水秀生态美”金字招牌,广西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2022—2023年度连续两年获评国家优秀等次。
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建设上,逐步完善地方性法规规范。推动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等近10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甘蔗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30余项地方环境标准规范。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美丽广西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美丽广西建设。建立健全14位自治区领导分片督导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帮扶工作机制,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环境问题,全面推行河(湖)长、湾长、林长、田长制,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在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上,逐步形成大生态大环保工作格局。
在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上,逐步建立科学精准依法治污制度机制。2024年1—11月,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5%,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2.9微克/立方米。全区112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8.2%以上,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0。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为92.9%。在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中,柳州市排名全国第1,全国前10名城市中广西有5个市。土壤环境稳中向好。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
在筑牢祖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上,坚持系统观念整体施策多措并举。自治区人民政府与生态环境部签署筑牢南方生态安全屏障合作协议。广西、浙江等9省(区)联合发布《筑牢祖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联合行动倡议书》,加强与云南、贵州、湖南等省份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打造广西生态环境与大健康暨宜居康寿品牌,举办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广西主场宣传活动及环境与大健康暨宜居康寿广西交流推进会,广西有38个长寿之乡,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实施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首次发布漓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并继续发布漓江生态环境质量报告,推动漓江保护申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地球卫士奖”。
在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上,积极探索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路径,积极服务壮大实体经济,强化生态环境要素保障。坚持绿色产业化、产业绿色化两条腿走路,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推动制糖、铝、机械、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链,提升发展“含绿量”。开展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效评价研究。大力推动绿色金融“贷”动绿色发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累计入库52个,计划总投资超过千亿元。在北京、成都、重庆、浙江等地举办生态环保产业招商推介会,持续推动绿色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征程上,广西将牢记筑牢祖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的重大职责使命,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改革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厚植生态环境优势,擦亮“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让高颜值的“绿水青山”不断转化为高价值的“金山银山”,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广西。